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俗話說傷春悲秋,入秋后你是否容易心情郁悶、精神不振、唉聲嘆氣、注意力渙散,還伴有眼睛干澀、入睡困難、脅肋脹滿、面色暗沉等情況?
這可能與秋氣傷肝有關,這是因為,中醫五行上金克木,秋天屬金對應肺,肺金旺盛,肝木則衰,再加上秋天肅殺蕭條的景象明顯起來,容易引起人悲傷的情緒,不利于肝臟的疏泄條達,尤其肝郁脾虛的人更易出現這些問題。
什么是肝郁脾虛?
肝郁通常是突然遭受巨大變故或者長期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而導致。那肝郁和脾虛是怎么扯上關系的呢?
正常狀態下,肝的疏泄功能和脾胃的運化功能相互依存,相互促進。“土得木而達之”,脾土亦是如此,得肝木的條達活潑、升散疏泄之性,脾氣才不會陰凝板滯,其主運化的功能才得以正常運行。
如果因為各種不良情緒影響了肝的條達,肝氣不舒、氣機郁結,疏泄功能失常,那么,脾的運化功能也將受到影響。如果肝的疏泄功能過于旺盛,肝木憑借自身的強勢不斷地攻克脾土,亦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。
脾主運化水谷精微,有濡養身體的功能,肝臟也依賴脾氣的柔潤濡養,方不致剛強太過,而保持其條達活潑之性。如果脾胃虛弱,脾的精微不能輸布于肝,那么亦會肝失所養。
所以說,肝郁可以導致脾虛,脾虛也可以導致肝郁,肝郁和脾虛互為因果,還容易形成惡性循環,導致病情越來越重。這個從日常也很好理解,我們有憤怒、抑郁、焦慮等極端情緒的時候,濃烈到一定地步,是不是容易吃不下飯?反過來,如果我們長時間吃不飽,是不是容易情緒低落?
肝郁脾虛會導致血虛
肝藏血,脾主運化水谷精微,是氣血生化之源。肝郁脾虛,人體氣血的“源頭”和“中轉站”都出問題了,必然會出現血虛。所以,肝郁脾虛的影響非常大,從臟腑功能失調開始,慢慢會發展為血虛,就會產生一些全身癥狀如口燥咽干、神疲食少、頭痛目眩等,女性還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等癥狀。
逍遙散:疏肝解郁,健脾養血
中醫有個名方叫逍遙散,專門治療這類證候。它就是一個疏肝解郁、健脾養血的方藥,專門打破這種惡性循環。
逍遙散在臨床應用中非常廣泛,不論內科疾病、婦科疾病、男科疾病、精神科疾病還是五官科疾病,只要有肝郁、脾虛、血虛等證型,即可應用。如果在市面上找不到逍遙散,大家可以選擇逍遙合劑,它是逍遙散的現代原方制劑,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用現代化的生產手段,按照逍遙散原方生產的中成藥。